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是构建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的必然选择,更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高质量发展就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经济发展‘有没有’转向‘好不好’。”这是政策话语中的“高质量发展”,在学术话语中,高质量发展是一种发展方式和发展理念,它由“高质量”和“发展”两个词组成,简言之,高质量发展的本质上就是实现事物内外部要素最优化的过程。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就是通过优化和协调影响高等教育系统和学科组织的要素和机制的方式提升高等教育整体质量的过程。如何提高我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入手。
(一)宏观层面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1.加强政策引导,推进高等教育协调发展
我国高等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问题很大程度上是由高等教育政策和制度所导致。因此,要推进高等教育协调发展需要加强政府政策支持和引导。具体来讲,就区域差距而言,需要大力实施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战略,在科研经费、项目支持、平台建设、人才引流等方面加强政策倾斜,并通过“省部共建”等方式提升中西部高等教育的办学实力,以逐渐缩小高等教育发展的区域差距,构建高等教育区域结构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就院校差距而言,需要将“扶优扶需扶特扶新”的原则贯彻到高等教育发展战略尤其是重点建设计划中,并以此作为重点建设遴选和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基本原则和理念,进一步扩大高等教育重点建设政策的受益面,为促进普通高校的发展、提升高等教育的整体实力提供机遇和条件。
2.坚持共建原则,完善高等教育治理结构
实现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坚持共建原则,发挥多元主体作用。具体来讲,需要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是转变政府职能。需要加快高等教育立法,进一步明确政府对高等教育享有的是宏观管理的权利和义务,而并非直接管理高校办学。政府应主动实现三个转变,即角色性质由全能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管理方式由直接具体管理向间接宏观管理转变、管理手段由权力管理向法律约束转变。
二是探索新的政府与大学关系。需要积极采用清单管理的模式明确政府与高校的权责分工,保障高校合法权益,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
三是强化社会参与高等教育治理的地位。一方面,积极吸纳更多的社会力量以不同形式参与办学;另一方面,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 强化社会公众评价监督意识,加强社会第三方监督评价。
(二)微观层面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1.推进课程教学改革,提升课程教学质量
提升课程教学质量是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中心任务。
一是挖掘优质课程资源。一方面,需要高校加强课程建设,提高教师建设优质课程的自觉性和使命感,需要教师紧紧围绕新时代大学生核心素养,将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培养等与课程建设相结合,不断丰富课程内容,提升课程质量;另一方面,需要加强优质课程资源共享机制建设,发挥“慕课”等在线教育平台的作用,进一步扩大优质课程资源的受益面。
二是丰富课堂教学方法。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高等教育需要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一方面,教师统筹考虑教学对象、内容、条件等教学要素合理选择教学方式,将教法与学法实现深度融合;另一方面教师除讲授法为主的传统思维,坚持深度教学原则,以学生能力提升为目标,充分发挥探究式、启发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2.改革学科专业管理机制,推动学科专业优化调整
学科专业优化调整是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和必然要求。
一是构建学科专业分类管理机制。学科专业分类管理是分类管理理念由高校层面向学科专业层面的纵向延伸,一方面能够有效避免统一的学科专业目录所引起的高校学科专业设置刚性过强和灵活性不足等问题;另一方面也能够促进高校学科专业的特色化、差异化发展,更大程度地满足社会和个体在不同层面的多元化需求。
二是构建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具体来讲,需要坚持以需求为导向,构建能与国家经济发展相适应、与产业转型升级相匹配的学科结构及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这就需要积极引导高校进行精准定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人才培养特色,加快培养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各类专业人才,不断提升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对社会发展的贡献率与收益率。
3.坚持引育结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师资队伍相对匮乏,既不能满足当前高校的发展需要,更难以支撑未来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因此,有必要通过引才和育才的方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在引才方面,高校一方面打破身份符号的限制,以能力作为人才引进的核心标准;另一方面破除以“五唯”为主的教师招聘传统,不仅关注教师的学术能力,更需要对引进人才的发展潜力、职业操守等方面进行系统考量,以避免出现“学术孤岛”以及“水土不服”等问题。
在育才方面,需要加强学术环境建设,为教师提供良好的教育教学、学术研究以及专业发展的资源和平台。与此同时,在教师考核方面,高校需要引入分类评价理念,立足学科差异和岗位差异,完善教师考评机制,制定符合学科特点和岗位特点的各具差异性的评价方案,以充分激发教师追求卓越的活力和潜力。
作者:郑文龙;欧阳光华
来源:本文摘录于《现代教育管理》2022年第6期